2025年6月11日下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Paul Kei Matsuda教授应邀做客上财外语明思讲坛暨“新文科背景下科技赋能外语教育”系列讲座第21讲,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Writing Instruction in the AI Era”的学术报告,为外语教育数智化转型与数智新财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融合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教授致欢迎辞,由陶坚教授主持。Matsuda教授以百年间语言教学范式的演变作为切入点,从早期专注词句结构的传统教学,到强调情境应用的功能性教学,再到如今AI驱动的教育变革,系统梳理了教育理念的迭代逻辑。他提出,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从“知识提供者”向“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型势在必行,这一观点为外语教师在教育数智化转型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撑。

针对“AI导致学生写作能力退化”的争议,Matsuda教授以眼镜作比,将AI定位为延伸人类能力的认知工具,引导师生以理性视角看待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他强调,未来外语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AI生成内容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运用AI辅助创作的科学方法。这一理念与上海财经大学培养具备数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新技术工具的国际化人才目标高度契合,为我院开展AI赋能的写作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方向。
问答环节中,围绕“技术迭代下的教学挑战”,Matsuda教授与教师们深入探讨外语教育与AI技术的融合路径,分享了多个将AI工具应用于写作教学的具体案例。这些经验分享为我院探索科技赋能外语教学提供了实际操作范例,有助于推动外语课程体系与数智化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进而提升学生在数智时代的语言应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切实服务于我校数智新财经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是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探索科技赋能外语教育的重要实践。它不仅为师生带来了前沿的学术思考,更为我院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契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经验。
(供稿:高姝娴(学) 供图:魏阳芷、夏润 审核:陶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