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学者共话围棋与AI未来 ——“围棋·AI·人类”跨界论坛侧记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6浏览次数:10

510日,外国语学院在科研实验大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办“围棋·AI·人类”论坛。在AlphaGo问世十年之际,本次论坛通过围棋与人工智能发展,就技术伦理及人类未来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吸引了众多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和顶尖职业围棋手与AI技术专家参加讨论。

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教授代表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并特别感谢东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羽田正教授以跨学科视野执掌论坛主持,感叹其对文明对话的实践恰如“一子双征”,既呼应围棋的辩证智慧,更彰显本次论坛的深层理念。

论坛共同主持人、上海财经大学张厚泉教授首先回顾了2022年2月以羽田正教授主持的东京大学“AI·围棋·人类”座谈会为开端,至2023年6月连续举办的四次研讨会,以AI新工具引入围棋界为切入点,就AI与围棋、AI与人脑、AI与人类、AI与具身认知、AI与创造性等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精彩讨论。本次论坛正是在延续东京大学座谈会的思想脉络,就AI与围棋、AI围棋与青少年教育、AI技术发展与人类实体概念等问题,探讨人机共生的未来可能性。随后一一介绍了登坛发言人。

论坛发言主持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羽田正先生在介绍论坛主旨时坦言,2022年2月在东京大学东京学院任职期间,曾有幸邀请到大桥七段和上野爱咲美六段举办题为“AI·围棋·人类”的座谈会。当时以AI新工具引入围棋界为切入点展开了精彩讨论,但本次研讨会筹备时阅读了尤瓦尔·赫拉利新著日译版《情報の人類史》(中文版《智人之上》)后,再次受到冲击。赫拉利提出:AI本质是异质智能,其缩写更应代表“外星智能”(Alien Intelligence)而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其特征在于自主决策与创新思维。书中直接将AI具创造性作为前提,并论证因其异于人脑,即使没有与身体相关联的意识也不妨碍其拥有高等智能。若这些观点已成AI学界共识,那么两年前我们的讨论就已过时。究竟当前AI研究进展如何?核心议题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就此展开讨论。

羽田先生抛出问题后,引发了会场激烈的讨论。

日本棋院大桥拓文七段表示,围棋AI十年嬗变,目前的ChatGPT就相当于围棋AI“AlphaGo”的初级阶段模型,今后若干年应该会迎来爆发式进化,伴随而来的将是各种问题的涌现,可以说围棋界已经提前走过这段路了。尽管有人提出人类的差异在于个性,AI的差异在于精度这一观点,但过度依赖AI已导致职业棋手风格趋同化。围棋界已经出现了从小接触AI并系统学习的新一代,若出现超越AI的天才儿童时,为了保护下一代的超级天才,应该建立适应新时代的伦理规范与认证机制。中日两国棋手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各自的棋盘研究问题上,经常会有同样的认识。如果能巧妙地运用AI,使以往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那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著名围棋手江铸久九段从围棋角度阐述了对AI的看法。AI不像我们之前所想象的那样,AI在具体地方要比人类快,就围棋而言,死活的训练反而是AI的弱项,实际上经过训练的人类在具体上面要比AI还要准。对教育的启示就是教育孩子们利用AI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逻辑性,与自己的下棋习惯、逻辑性格能够串起来,这是更加重要的思路。AI如果有了具身认知,那会超过人类。那么人类如果借助AI是不是会超越AI呢?这可能是现在人类最想知道的答案,或者是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创始院长周程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为题,从“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接口研发与脑机接口需要利用深度度量技术、脑机人工智能体等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的三次发展浪潮以及三次浪潮中的三盘棋,即1962年西洋跳棋、1997年国际象棋、2016年围棋的三个代表时代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指出人工智能具有“基于模型的暴力法”及“基于元模型的训练法”两种经典思维及其科学渊源。而AlphaGo是暴力法和训练法的共同胜利,是AI三次浪潮的结晶。因此,认为AlphaGo仅仅是深度学习的胜利是一个巨大而有害的误解。周教授的发言引发了全场的热议。

上海财经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青年教师刘桦博士从AI的定义开始谈起,介绍了AI发展中的几大流派,以及最新的技术、深度神经网络的概念后,指出AI善于定量分析,但对定性和情绪等问题就会显得但对定性和情绪等问题就会不尽人意。例如黑盒问题,这是困扰AI界比较大的问题点,黑盒模型的风险在于做出和使用的决策可能不合理、不合法,或者无法对其行为进行详细的解释,因此就出现了可解释的AI,探究AI给出结论背后的原因。

   

   

   

嘉宾发言后,羽田先生进行了概括,指出今天的座谈会是由中日两种语言展开讨论的,而赫拉利提出的Intelligence是英语。尽管今天的同传非常出色,因为语言各有其特点,我还是担心大家的讨论是否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的。最后嘉宾各用一分钟发表了感想后,论坛圆满落下了帷幕。

围棋,这一发轫于中国、兴盛于日本,曾见证遣唐使的文明互鉴,也亲历江户棋所的技艺传承,今天,围棋更成为人类与人工智能对话交织的沙盘。张厚泉教授以三个历史节点为脉络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概括。八世纪初吉备真备将围棋带回日本,开启了中日围棋共生的先河。2016年AlphaGo战胜职业棋手,震动了围棋界,人类迎来了AI的新挑战。本次论坛在羽田正教授的主持下,延续2022年2月东京大学「AI·囲碁·人間」座谈会的精神,以及之后连续四次研讨会的内容,以全球史智慧探讨了人机共生的未来方向。出席论坛的全体人员坚信,无论AI如何变迁,以围棋为重要纽带的中日人文交流将越发广泛,并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


(供稿:张厚泉、鲁俏楚(学)    供图:孙志    编辑: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