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廖巧云教授应我院现代语言研究中心邀请,在上海财经大学红瓦楼426室做了一场题为“语义修辞的识解机制研究及语言研究方法探讨”的精彩讲座。

廖教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河南大学博士后。曾任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兼高级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处长、教务处处长等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首批社科专家库入库专家,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国语文》、CSSCI集刊《英语研究》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6项,主持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出版专著6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
本次讲座以心智哲学、认知语言学、认知语用学等为主要理论指导,用“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下辖的“内涵外延传承”框架对整体性认知语用模型(HCPM)下辖的话语识解分析框架进行修补,并运用心智哲学理论对框架进行拓展,提出意向性视域下的“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ADRIM)”,分析语义修辞的识解机制。廖教授还围绕目前的研究热点,从研究的要素、选题、项目申报、外语研究的新课题等方面就语言研究方法展开讨论。
廖教授的整场讲座激情洋溢、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十分富有启发性,为我们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供稿:姚俊;供图:王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