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上海高校日语教师文学年会·第十三届日汉翻译研讨会暨第四届上海分会年会”在我校成功举行。此次是我校时隔12年再次承办本年会。本届年会主题为“新时期日语专业的挑战与发展”,包括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理事会、青年学术论坛和大会报告等三个环节。
在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理事会会议上,会长刘晓芳教授总结了往年工作,展望了未来规划,并鼓励理事们继续发扬团结一致的优良传统,迎接新时期的挑战,联合各高校和企业同仁把上海市的日语教学研究事业越办越好。
理事会结束后,本次年会正式开始。首先,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赵珂院长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及日语系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师资队伍和科研情况,表示在新时期学院将继续大力支持日语学科建设工作,勉励外国语学院主动面向国家战略,不断做好外语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接着,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刘晓芳教授致辞,他对年会时隔四年得以顺利召开、上海日语界同仁再次欢聚一堂表示欣慰,对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团队细致周到的策划和组织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我校日语系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殷切的期待。开幕式和致辞环节由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吕雷宁副教授主持。
致辞结束之后,上海财经大学朱卫红副教授和杨文瑜副教授主持了青年学术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在读的陈瑶同学和同济大学博士在读的陈周同学进行了学术分享。随后大会邀请了4位专家做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刘晓芳教授就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一课题,提出要思考日语学科“正”与“新”的问题、要思考学科交叉中“交叉”的实现问题以及要保持学科发展与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问题。日语专业要固本守正、创新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毛文伟教授从AI技术爆发的角度阐述了新时代日语教学的改革。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AI技术可用于多种日语教学实践,填补教师时间精力缺口。他提出,面对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人机协同教育新模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田建国教授以翻译与对外传播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我国国际传播的状况,指出传播是多要素有机结合的行为,具有传播的双向性、意识性等性质,强调中国的传播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并从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角度讲述了外语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上海财经大学李文平研究员聚焦数智时代背景下的日语句法复杂度研究并对自动分析工具进行分享。他指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依存语法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依存语法研究不同文体在日语句法复杂度方面的差异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并现场演示了日语句法复杂度自动分析工具,并表示希望其能够更广泛地运用到日语语法的研究当中。
大会报告分别由上海财经大学张厚泉教授、日语系副主任穆欣博士、米丽英副教授、日语系主任吕雷宁副教授主持。
本次年会报告的内容不仅涵盖了日本文学、日语语言学、日语教学改革、翻译与对外传播等多个领域的热点问题,还探讨了新时期日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并对日语专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有近70名沪上日语界师生及企业代表共聚上财参与了本次年会。
在新时代、新起点的大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将继续发挥优良传统,为上海市日语界的发展贡献力量;将继续砥砺前行,锐意进取,进一步建设具有鲜明财经商学特色、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日语专业。
(供稿:黄梦圆(学)、魏阳芷、穆欣 供图:王早生 审核:吕雷宁、张厚泉 编辑: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