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国内资深英文媒体人、Shanghai Daily 创刊总编辑张慈贇先生应邀做客上财外语明思讲坛,为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对外传播话语选择:英文媒体与商务写作”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讲座是翻译与中华文化传播专题系列讲座第五讲,也是外国语学院3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报告由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张达球教授主持。
讲座前,张达球教授对张慈贇先生再次莅临我院表示欢迎和感谢。张慈贇先生是新中国英语媒体的先驱和开拓者、中美关系的记录者,更是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者。张先生深耕英文媒体商务写作四十余年,他的讲座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对同学们的英语写作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先生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他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了财经媒体写作的八大原则:服务读者、少用套话、善讲故事、描述生动、用过渡保流畅、巧用直接引语、力争独家采访等八条建议。然后,张先生重点分析了数字在商务写作中的重要性,强调英文作者要对中英文数字表述差异具有敏感性才能表述准确得当。他还通过媒体工作者在商务写作时遇到的多种问题进行示例,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张先生给MTI研究生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建议:多读书、多关注相关领域的报道、勤做笔记建立自己的术语库、多练习避免重复错误。汉语对外传播必然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因此中国学生英文写作需要克服汉语思维和表达习惯,翻译能力的提升本质上要通过外语写作能力才能实现。
在交流互动环节,MTI研究生同学分别就怎么进行英语写作训练和如何构建自己的翻译术语库等问题与张先生进行了交流,张先生一一耐心地给予了解答。
在人工智能时代,机辅翻译技术快速发展,但财经笔译和通用翻译都仍然无法依赖机器翻译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张慈贇先生认为翻译水平的提高实际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外语写作水平。通过张慈贇先生的讲座,与会师生从中领略到了媒体话语表达的严谨、精确以及读者至上的职业要求。他资深的媒体写作实践、地道的英语表达以及求真务实、终身学习的敬业精神,让与会师生深受感染、受益匪浅。
(供稿:方倩(学) 供图:姜颖(学)、夏润 审核:张达球 编辑:夏润)